劳动法中的n+1赔偿n是怎么计算的

2023-02-21 11:25:5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劳动法说的n+1的赔偿是什么意思?,以及劳动法中n+1补偿的是基本工资吗,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劳动法中的n+1赔偿n是怎么计算的

劳动法n+1赔偿怎么算

劳动法n+1赔偿,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计算,N是指工作时间,+1是指多赔偿一个月。

具体计算标准: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5、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6、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赔偿是因自己的行为不正当而造成的过失,使别人或集体受到损失而给予补偿。

劳动n+1赔偿怎么算?

结束劳动关系补偿金和赔偿金,根据结束劳动关系的理由进行核算支付。

1、员工存在错误被辞退(劳动合同法39条),用人单位不支付费用。

2、用人单位存在错误,员工提出结束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38条),用人单位支付N。

3、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40条规定与员工结束劳动关系,支付N+1。

4、用人单位违法与员工结束劳动关系,支付2N。

所谓的“+1”,是员工上月度的工资。

所谓的“N”,是员工的司龄×平均工资。

司龄超过半年不满1年算1,不满半年算0.5,

平均工资是员工近12个月工资平均数(含考勤扣款),

如果员工的平均工资超过社平工资的3倍,则N为"司龄×3倍社平工资",且司龄不超过12。

n+1赔偿怎么算

N+1赔偿是劳动法中,用人单位无过失解除和员工的劳动关系后对员工进行赔偿补偿的代名词,其中:N是指经济补偿、1是指代通知金。

一、适用N+1赔偿仅有的三种情形,其他情形下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则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二、如何计算N经济补偿:1-计算年限: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计算基数:员工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包括五险一金和个税。***注意: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计算基数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计算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如何计算1代通知金:1-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2-如果单位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并发放这一个月工资,则不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给员工。《劳动合同法》第4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补偿金的计算方法n+1

劳动法赔偿金计算方法: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超过12年的,按12年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5、经济裁员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6、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原经济补偿金的50%)。

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总和×n=工作年限×月工资×(1+50%)×n。

n+1赔偿规则

N+1赔偿规则,其中,N代表的是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当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在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而当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低于六个月时,用人单位则只需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即可。而+1并非经济补偿,是代通知金。

有以下三种情况时,单位未提前30日进行书面通知,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给员工支付N+1的经济补偿:

1、当出现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文章地址:https://law.yocardhome.com/njbni067.html

有法律疑问?咨询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